(1)抛光过度
在日常抛光过程中遇到的**问题就是“抛光过度”,就是指抛光的时间越长,模具外表的质量就越差。发作抛光过度有二种现象:即是“橘皮”和“点蚀”。抛光过度多发作于机械抛光。
(2)工件呈现“橘皮”的缘由
不规则粗糙的外表被称为“橘皮”,产生“橘皮”有许多的缘由,最常见的缘由是由于模具外表过热或渗碳过度而惹起,抛光压力过大及抛光时间过长是产生“橘皮”的主要缘由。比方:抛光轮抛光,抛光轮产生的热量会很容易形成“橘皮”。较硬的钢材能接受的抛光压力会大一些,相对较软的钢材容易发作抛光过度,研讨证明产生抛光过度的时间会因钢材的硬度不同而有所不同。
(3)消弭工件“橘皮”的措施
当发现外表质量抛得不好时,许多人就会增加抛光的压力和延长抛光的时间,这种作法常常会使外表的质质变得更差。
可采用以下的办法去弥补:
1) 把有缺陷的外表去除,研磨的粒度比先前运用砂号略粗一级,然后停止研磨,抛光的力度要比先前的低一些。
2) 以低于回火温度25 ℃的温度停止应力消弭,在抛光前运用最细的砂号停止研磨,直抵达到称心的效果,最后以较轻的力度停止抛光。
(4)工件外表“点蚀”构成的缘由
由于在钢材中有些非金属的杂质,通常是硬而脆的氧化物,在抛光过程中从钢材外表被拉出,构成微坑或点蚀,产生“点蚀”的主要要素有以下几点:
1) 抛光的压力过大,抛光时间过长。
2) 钢材的纯洁度不够,硬性杂质的含量高。
3) 模具外表生锈。
4) 黑皮料未肃清。
(5)消弭工件点蚀的措施
1) 当心地将外表重新研磨,砂粒粒度比先前所运用的粒度略粗一级,采用软质及削锐的油石停止最后步骤的研磨才再停止抛光程序。
2) 当砂粒尺寸小于1 mm应防止采用最软的抛光工具。
3) 尽可能采用最短的抛光时间和最小的抛光力度。
